详情

千里寻根到临泉,沈氏故里抒豪情——晋陵沈氏宗亲会第三次赴临泉寻根拜

临泉城事 20711阅读
金山摄影
金山摄影Lv.16楼主+关注
2017-04-17 20:32 来自安徽
2017年4月15—16日,常州晋陵沈氏宗亲会(足徵堂)临泉寻根拜祖团,由晋陵沈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沈寒松、晋陵沈氏宗亲会(足徵堂)会长沈志敏率领,并携部分兄弟堂号宗亲代表,一行30人,寻访安徽临泉。春花烂漫,古沈临泉伸开双臂,热情欢迎沈氏后裔寻根祭祖,拜谒聃季载。

一、沈国寻根,恋恋故土乡情

追本溯源、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沈姓如何产生?根在何处?始祖何人?名人有何?郡望何方?缘何聚散?怎样演变?探微溯源,释疑解惑,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寻觅沈氏之根。

临泉古沈国是沈氏始祖聃季载的封地。临泉县博物馆老馆长于亚东介绍说,在泉河、流鞍河两河交叉处的上游,沿河而居,4500年前的老丘堆遗址,说明了贸易中心在那里形成了气候。沈氏文化的发源地在这里,是必然的。据《沈氏家谱》记载,公元前1042年,在今临泉县置沈国,封文王第十子沈氏始祖聃季载“食邑于沈”。公元前170年前后,沈氏后裔被封南迁,先后移居到寿春(今寿县)、浙江吴兴(湖州)德清、晋陵(现常州一带)定居至今。代代相传,时间已经走过了3059年。

这次寻根活动,是继江苏常州晋陵沈氏宗亲会、晋陵沈氏宗亲会(师俭堂)之后,沈氏后裔第三次组团回临泉拜祖。

此前,2015年5月30—31日,晋陵沈氏宗亲会由沈福昌会长组团39人,开启临泉古沈国寻根问祖活动;2016年3月11—12日,晋陵沈氏宗亲会(师俭堂)拜祖团,由沈伟民会长、沈银兆副会长率领,一行38人,到临泉寻根问祖。

现在常州一带,沈姓有20万人,晋陵沈氏宗亲设有40多个沈氏堂号,仅修家谱的已有20多个。师俭堂是个大堂号,率先修订沈氏家谱并到临泉寻根问祖。这次来临泉寻根的有足徵堂拜祖团,以及务本堂、九思堂、笃亲堂、怀德堂、宝忠堂等5个堂号的宗亲代表。

沈氏足徵堂宗谱自1913年至今已有104年之久,目前续修完成,将于今年年10月2日举行发谱大典。为了让后人更多地了解沈氏祖先、沈氏名人、沈氏文化、沈氏精神及沈氏的发展史,足徵堂组织了这次古沈临泉寻根问祖活动。参加人员,有晋陵沈氏宗亲会领导、足徵堂族谱续修委员会成员、热心企业家和热心宗亲,下起7岁女童,上至81岁的老人。

二、故地拜祖,浓浓怀旧感情

15日下午3点,寻根拜祖团经过长途跋涉,辗转寿县,来到临泉,顾不上休息,就去参观。临泉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中民,率领文广新旅体育局及博物馆领导,热情接待,精心安排,全程陪同。

寻根拜祖团成员一踏上老祖宗生活过的故土,感觉到真的到家了。来到聃季载游园,他们仔细打量和端详了沈姓始祖聃季载的塑像,深深三鞠躬,并在像前与老祖宗合影留念。而后,来到临泉老城区,参观了老街和刚刚修复的民国临泉县政府旧址。站在泉河南岸,观看泉鞍洲湿地的景色,听郑中民同志介绍沈郢泉河钓鱼的历史故事传说。来到沈国古城遗址,他们分组合抱了粗大的白果树,把带有沈氏宗亲会(足徵堂)图腾的围巾,戴在树丫上。7岁女娃万洛筠,随妈妈沈伟清来临泉寻根。小小的女娃也参加了合抱白果树,她惊讶地说:“哇!1400多岁啦!树这么粗,没见过,太大啦!”

在沈国古城墙遗址,寻根拜祖团成员站在绿色的树丛中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听临泉县博物馆的同志介绍了古城墙的发现情况及保护规划。在流鞍河畔的老丘堆上,他们把带有沈氏宗亲会(足徵堂)图腾的旗帜,插上了老丘堆的顶端,感觉到非常自豪。当晚吃饭,拜祖团感受到了传统的家乡文王贡酒的香郁美味,吃到了故乡布袋馍的可口味。

4月16日,拜祖团拜谒了周文王塑像,参观了文王贡酒生产基地的酿酒生产流程,参观了姜尚民俗博物馆,目睹了老家人历史上使用过的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具,还颇有兴致地体验了纺线、织布、坐轿等等。沈氏后代回来了,每到一处,他们合影留念,多次高唱《根在一起》沈氏宗亲歌:

“大树最感恩土地的情谊,枝叶难忘记根的哺育。我们的始祖聃季血脉传承不息,有多少名人贤士彰显沈家的魅力。以往,你是大海,你曾把风浪荡起;以往你是小溪,你曾把雨露云集。啊……我们沈家,无论是风霜雪雨,家训时刻在心中铭记。啊,家国天下,国家第一,因为小家和大家的根连在一起。”

“高山挡不住游子相依,路远心依旧还在家里。不管是乡愁泪滴是否随风逝去,都会留下我们沈家共同的希冀。假如我是栋梁,我就把重担扛起;假如我是小草,我就把大地翠绿。啊……我们沈家无论是千里万里,都要回家把祖先拜祭。啊,无论他乡,还是故里,我们沈氏子孙的根连在一起,在一起。”

一位曾参加过第一次来临泉拜祖的寻根团成员,深深地感慨说:“这片深情的土地,是我们祖先曾经共同的家园,千年银杏见证了历史变迁,岁月可以沧海桑田,时间可以水滴石穿,只有深植血脉的亲情,永远不会改变!”

三、倾心交流,一一心底动情

临泉的几位沈姓代表,参与了这次拜祖团的交流。杨新中学校长沈克让感动地说,见到拜祖团成员,尽管面貌生疏,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,相见后感到非常融洽,天下沈姓一家亲。他即兴赋诗说:“泉水润苗壮,家风后胤存。”常青驾校校长沈皖这样体会,沈氏拜祖团的这种行动,从炎黄子孙内心深处发现,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仰。老百姓靠自己的联合和链接,通过更多的寻根问祖,不同传统文化圈结合起来,就形成了中国梦。

晋陵沈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沈寒松这样感慨,我两年前来临泉寻根,看到许多地方杂乱。这次来临泉,所看之处,变化很大,感到很惊讶。临泉速度,说干就干。听说机关禁止抽烟,说明风气很好。高铁在临泉设站,将给临泉带来很大的交通优势。阜阳很多人在我们常州务工,不少人成了白领、骨干、精英。这些人将来回到家乡,将会发挥很大作用。晋陵沈氏宗亲,覆盖苏南8个县市区,有40多个堂号,接近20万人。临泉的区域优势、人才优势、人口优势,使我对临泉有了特殊的感觉。家谱上有详细记载,银杏树留有念想,有一种特殊的感情。我们愿意,希望参与到临泉的建设中。

81岁的常州市原政协副主席沈福祥,携78岁的夫人一同来临泉寻根。看了《2015年临泉年鉴》,他赞叹道,书里首先写到聃季载,说明县里对老祖宗很重视。

这次活动的牵头人、晋陵沈氏宗亲会(足徵堂)常务副会长沈惠丽这样评价说,很有幸带着家人,回到了3000年前真正的老家,有一个暖暖的感觉。感激,感恩,感动。

四、畅叙发展,个个充满激情

4月16日上午,在临泉县政府第一会议室,临泉县召开了晋陵沈氏宗亲会寻根拜祖团招商恳谈谈会。县委常委、政府副县长王耿亮,从交通红利、人口红利、政策红利三个方面,介绍了临泉目前发展的优势,期望沈氏宗亲多多关心、支持、参与故乡建设,合力推进临泉的发展。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中民主持会议,倡议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,把沈氏联谊活动变成热线,把临泉变成投资热土。县招商局局长王永金介绍了临泉县社会经济和招商引资情况。

拜祖团的成员,通过拜祖、参观和交流,个个激发了火一般的热情,纷纷表示,愿意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,出力贡献。

有的说,我们那里有花卉基地,可以帮助临泉发展。只要在临泉有了立足之地,我们会来投资兴业。

有的提出,临泉的招商资料,我们带回去,积极宣传,进行对接。带头和发动沈氏宗族出资,帮助临泉建设生态公园、市民休闲公园等工程项目。

专程从北京赶来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东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、晋陵沈氏宗亲会(笃亲堂)会长沈迅,提出在临泉建家兴业、打造按照地区规划沈氏祠堂群的倡议,并表示帮助做可行性报告。

江苏昊克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杰克表示,这次,我抱着寻根问祖的心态而来,没想到这里的潜力、吸引力这么大。临泉具有人力优势和生态优势,可以打造成生态农业、健康养生、旅游观光基地,以最小的投入,获得最大的利益。聃季载的后代很有眼光。我们准备在临泉投资,打造沈氏名片,建设晋陵沈氏产业园。

常州日报工会主席沈荣兴参观了文王酒业之后表示,愿意通过报纸系统全国宣传渠道和经营网络,推广家乡酒,把祖宗的发源地,在全国宣传和发扬光大。……

结束语:再掀波澜

结束了这次寻根拜祖之行,沈迅先生4月16日离开临泉时,写了这样一首《寻根问祖感言》:文成武功出英才,开创一代周王朝。文王十子聃季公,封地有名古沈国。临泉千年始外迁,寿县安身五百载。吴兴威卿沈氏旺,徙居晋陵千禧年。沈氏自古多豪杰,常州一脉来传承。足徴族谱玉成时,再回故里拜先祖。古沈银杏发新枝,家乡亲人把酒欢。欢聚一堂话发展,故乡再续中国梦。

这次沈氏宗亲寻根拜祖,掀起起了阵阵波澜。笔者有感而发:

沈姓后裔寻亲团,常州奔波到临泉。

沈国故土细端详,魂牵梦萦三千年。

季载像前齐叩首,老丘堆前香火燃。

文王姜尚作后盾,协手共建新临泉。

(2017年4月16日 郭金山)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14 6
城市通